乡村是孕育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传播场所。河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广袤的农村,先后有206个乡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通过艺术赋能,让乡村文化遗产“活起来”,让美丽乡村风貌“亮起来”,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利用河北省得天独厚的乡村资源禀赋,提升乡村审美情趣,展现乡村文化脉络,2022年7月,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承办的“走进太行——艺术点亮乡村”活动启动,来自全国的35位优秀美术家深入河北省阜平、蔚县、丰宁、围场等地的乡村基层开展采风创作。
美术家们先后来到总书记2012年走访慰问并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的“骆驼湾一号院”和顾家台革命老区,古建筑和壁画等乡村文化遗产丰富的张家口市蔚县小饮马泉村、回回墓村、南柏山村,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特色浓郁的丰宁县老虎沟门村,以及围场县红葫芦村、庙子沟村、拐步楼村、三义永村等,通过对当地自然景观、建筑风貌、产业发展、民俗民风的深入体验,创作出百余幅描绘乡村美景,富有浓郁文化气息,反映脱贫攻坚成果和新农村建设成就的优秀美术作品。
“走进太行”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13年。13年的坚持、探索和培育,一批河北美术家深耕“太行文化”,对“太行风土”产生了越来越深厚的情感,对“太行精神”的传达表现越来越驾轻就熟,已然成为河北大地一支独特的美术创作群体。此次“艺术点亮乡村”写生采风创作展览活动作为“走进太行”的最新项目,既是对新农村、新景象的描摹和记录,更是美术家对新时代的最新体悟和赞颂。
此次巡展来到唐山,丰富了唐山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大观众可以通过展览进一步了解河北、认识河北,在历史与艺术并重的文化享受中体味社会的真善美,感受我们对共同生活的这片热土的无限热爱。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唐山美术馆(唐山画院)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不断推出优秀美术作品和美术人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打造更多更好的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唐山场景贡献力量。
作品欣赏
国画篇
孙浩《七月的围场》 95.5cmX178cm
孙浩《围场风景之二》60cmX79cm
孙浩 《围场人之二》85.5cmX40cm
高家俊《骆驼湾一号院》180cmX96cm
白云乡《秋色浓浓》 68cmX68cm
谢崇礼《小饮马泉村写生》74cmX38cm
谢崇礼《阳光洒满庙子沟》180cmX96cm
朱兴华 《晒杏图》180cmX96cm
朱兴华 《祖孙俩》46.8cmX27cm
朱兴华《人物写生之一》69cmX46cm
蒋世国《幸福乡村人之一》100cmX70cm
蒋世国《幸福乡村人之二》100cmX70cm
马唯驰《白云深处》152cmX96cm
唐永谦《今天是个好日子》180cmX96cm
唐永谦《劳动者》50cmX35cm
唐永谦《暖阳》50cmX35cm
作品欣赏
油画篇
骆根兴《风•吉祥》190cmX250cmX2
刘亚安 《花开致富田》180cmx140cm
刘亚安 《村口》50cmX60cm
刘亚安 《红葫芦村口》60cmX80cm
张立农 《快乐的舞》 180cmx150cm
张立农《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骆驼湾1号院》 61cmX80cm
张立农 《不落的太阳》 180cmx150cm
侯志江《老村新相·Ⅰ》80cmX100cm
侯志江《老村新相·Ⅰ》80cmX100cm
翟建平《秋实》80cmX60cm
翟建平《岁月留痕》100cmX80cm
翟建平《生活之歌》150cmX180cm
蔡际鸿《围场县拐步楼村冯国武家的养牛场》170cmX145cm
蔡际鸿《蔚县墁坡村·晒杏干》150cmX140cm
作品欣赏
版画篇
邹晓萍《纱裙》41cmx40cm
邹晓萍《山林组合(三联)》61cmx103cm
邹晓萍《乡村姊妹》41cmX40cm
邝明惠《陌上花开》100cmX70cm
邝明惠《童年的阳光》99cm×79.5cm
(以上作品以年龄为序)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