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唐山美术馆 >> 传播教育 >> 美术知识

艺术小课堂|唐山美术馆让艺术放飞你我的梦想!

来源:  作者:
2023-11-25 14:42:33
分享:

扬州八怪 黄慎绘画作品欣赏(下)

麻姑献寿 立轴 设色纸本 

麻姑献寿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在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笔下,麻姑从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渔妇村姑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和对普通民众生活的深切感受。黄慎的《麻姑献寿图》将麻姑描绘为一青年女子形象,立于图中线偏左位置,身向左侧,头向右转;鹅蛋形脸;身披兽裙,腰系葫芦,手执芭蕉扛于肩上,指甲甚长而锐;双目下视,神情娴静。其人物颜面以工笔画法细致描绘,而衣裙则以大写意手法,是一幅典型的工写结合的作品。

渔翁渔妇图 纸本淡设色 南京市博物馆藏

《渔翁渔妇图》画一渔翁身背鱼篓, 手拈鱼钩, 钩上挂一小鱼, 笑容可掬, 面向渔妇, 似叙家常; 而渔妇则回首目对渔翁, 聆听其述, 渔翁渔妇, 动态生动, 呼应密切, 充满生活之乐趣。此画人物衣纹作铁线描, 连勾带染, 洒脱随意, 更加以草书之笔入画, 极为自由流畅, 属水墨大写意, 仅于渔翁面部、手部略施淡赭。画左上自题:“渔翁晒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宁化瘿瓢子黄慎”。钤“黄慎”白文、 “恭寿”朱文两印。

人物 四屏 设色绢本
款识:黄慎 印鉴:黄慎印、恭寿 黄瘿瓢画中年工丽,晚年粗疏。此四屏即为其中年之作,写桐下观鹤、梅影呈稿、送师采药、庭中闻桂。有老者、有童子、有仕女,人各有态而神情各异。尤以仕女开相之秀媚为他晚年作所不能比拟。背景树石用笔与人物线描同样流畅秀谨,设色亦简淡脱俗。其桐叶的晕染,层次分明,阴阳凸现;仕女内衣的朱色,明艳沉着,与樱唇一点,相映成趣。如此巨屏,在黄氏一生中极为少见,很可珍。

人物册 纸本设色 纵24.8厘米横24.5厘米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黄慎的人物画喜用中锋细笔钩勒人物面部、双手,用狂草的笔法写出人物衣衫,各具不同的质感。笔墨跌宕豪放,毫不拘束,反映了他人物画的典型风格。此人物册墨色清润,赋彩淡雅,传移模写,生动逼真,笔墨间流露出后发之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柳塘双鹭图  纸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幅《柳塘双鹭图》中有黄慎自题的七言诗一首,并具名款,应是他的得意之作。图中绘垂柳依依、双鹭觅食,展现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几株柳树从画面右侧斜伸入画,树干交错,极富形式美感。柔软的柳枝轻盈地飘垂下来,疏落的柳叶上淡淡的绿意为画面营造出春的气息。两只白鹭相向而立,在池塘中聚精会神地觅食,与斜欹的柳树相映成趣。春柳扶疏,白鹭相伴,虽物象简单却极富情致。
观其构图,画面除了柳树、双鹭之外,其余不着墨迹,明确了“柳塘双鹭”的主题。柳树从画面右侧斜势写出,突出了构图的灵巧。疏密错落的柳条占据画幅的上半部分,两只白鹭填补了画面下部的余空。因此,画中虽物象不多,但仍显得充盈而丰满。画面中没有远景的铺陈,空白的背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也许是满池的春水,也许是水天一色的景象……画幅左侧的题诗巧妙地解决了由于柳树墨色过于浓重而重心偏移的问题。
观其技法,此图以墨笔绘之,逸笔草草,略施丹粉,笔墨洗练劲爽、纵横恣肆,勾斫、点染似在不经意间。画柳树如作草书,笔墨酣畅淋漓:黄慎以几抹浓重的墨笔写出柳树的造型,树干一笔贯之,气贯而力足。在迅捷、劲利的笔法中,墨韵的干湿、浓淡兼备。树干下几笔浓重的墨点抽象地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细节:或许是柳树的根系,或许是池边湿润的泥土,或许是一些杂草……画家用浓淡相宜的线条勾勒柳枝,柳叶以淡墨写出,并施以绿色点染,色调清新淡雅。双鹭的笔法更为简洁,虽寥寥数笔,但形神俱妙。画家用精练的线条概括地勾画出双鹭的造型、态势。根据鹭鸟的结构,墨色或浓或淡,线条或粗或细,行笔或迅疾、或迟缓。这种勾线方法加之粗笔重墨突出的双鹭的喙和腿部,巧妙地烘托出鹭鸟的白色身躯,即使不用白粉渲染,也能使人联想到白鹭雪白的毛羽。鹭腿只画了一部分,在下方以淡墨色勾出几条水纹,寥寥几笔,便可使观者自然地联想到双鹭脚下清浅的池水。整幅画章法简洁,意到笔精,神韵飘洒,极富艺术情趣。画面再配以行笔迅捷的书法题款,使人倍觉画家作画时的纵情恣肆、挥洒自如。难怪郑板桥这样评价其绘画:“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画面从构图、笔墨、设色到意境的营造,都表现出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功力,当是黄慎花鸟画中的精品。

河雁图

此画写双鹭在荷塘浅水之处觅食。将墨之浓淡干湿发挥至极致,或以浓墨重笔写新荷之郁郁生机,或以淡墨枯笔写老荷之萧索凋败。双鹭以淡墨简笔勾画,枯笔焦墨点提出眼部、喙、爪。传神生动,纵逸泼辣,挥洒自如。作者宗法徐渭,更在画中融入其书法特点,画面多有干枯、飞白和运笔迅疾之迹,给人以畅快淋漓,一气呵成之感。

(图文来源个人图书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关键词:责任编辑:唐山美术馆

推荐阅读